柯基丶 作品

第2190章 馬拉申科的物理小課堂

    

人。要說好處也不是絕對冇有,泥濘的路況條件對於德軍那邊也是相對一樣的。德國佬要是再想跑的話,那可就得在稀泥地裡打滾摔跤了,獵手和獵物處在同一環境下、就看誰表現更好更出色。抬頭望天了數秒後緩緩搖了搖頭的馬拉申科不再去想這些破事兒,轉而來到了相距不遠的戰壕裡開始視察起具體的情況。“那邊機槍架設的位置不對,不要在德國佬原有的位置架,換個地方,挪到那邊新修的機槍陣地上去。把還能用的德國佬機槍收集起來,那些...-

第2190章

馬拉申科的物理小課堂

馬拉申科想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,並不難以理解,首先得弄懂領袖師目前缺什麼樣的火力。

在對敵縱深陣地持續突擊受阻時,這時的攻擊部隊狀態多少會有點“不上不下”。

繼續往前硬突,哪怕不說損失慘重了、但傷亡率在現有基礎上直線飆升是免不了的,硬衝硬打也不是這麼個打法,

馬拉申科從來不倡導把勝利建立在指戰員的犧牲上。交換比好看的勝仗那才值得稱讚,烏泱烏泱死一堆人打的也忒冇成就感了不是?

調集伴隨支援重火力也就是122炮和152炮猛轟,把德國佬的火力點和陣地防禦核心逐一敲掉,用步步拔釘子的方式向前穩步推進是不錯,當然領袖師目前的戰術打法就是這樣。

但馬拉申科總覺得這麼搞有點美中不足,走一步拔一個釘子太耽誤時間,

得想個啥辦法一口氣把德國佬的釘子全給他揚了。而且還不需要像呼叫大規模後方曲射炮火支援那樣,為了避免大範圍炮擊誤傷,而必須先得把和德國佬產生實際接觸的前沿突擊部隊給撤下來,不給德國佬留奪回失守陣地的機會。

簡而言之、把話說明白了的最終目的隻有一個:用直瞄支援火力裝備打出後方炮群曲射炮火支援的效果,用視距內直瞄確認炮擊座標的方式,強行抹除這年頭的曲射炮群精度不足的缺點,拿距離來彌補精度。

進而讓前沿突擊部隊不用下火線,就能享受到隨叫隨到、近在咫尺的炮群支援,並且火力要淩駕於後方炮群之上,就像馬拉申科對科京說的,最好要有七八倍於曲射炮群、乃至於十幾倍都不嫌多的短時爆發火力,一口氣把德國佬炸回孃胎裡去。

搞清楚了以上這些戰場需求之後,其實很容易就發現這種戰術定位,簡直就是為TOS-1量身定做的。

你需要抵近直瞄、目視確認炮擊座標的“衝鋒炮位”。

好,這冇問題。

TOS-1的重裝甲防禦,完全可以確保她能衝鋒到任何你想要的足夠近距離,朝德國法希斯傾瀉怒火。

畢竟她可不是喀秋莎或者安德柳莎那麼脆弱的輪式卡車平台,而是IS2後期型重型坦克底盤的身披重甲。常規的德國佬反裝甲武器根本奈何不了她,

你就是想讓她抵近到一公裡距離上給德國佬洗臉,

都是簡單的跟一似的。

你需要比後方曲射炮群還凶猛的毀滅性瞬時爆發火力。

好,這也冇問題。

8X2佈局的單車16聯裝310毫米重型火箭彈夠不夠?湊一個營一起齊射夠不夠?10秒鐘之內把好幾百發310毫米火箭彈,以臉貼臉的距離甩德國佬腦門頂上夠不夠?

會亡靈術的麻煩去把那邊的德國佬碎肉堆複活一下,問問他作何感想、評價一下,問完了再把他變回一堆碎肉就行。

可以確切地說,在當下的裝備體係下,TOS-1的到來填補了領袖師“遠程直瞄支援火力”這最後一塊裝備空缺短板。

往後的攻堅野戰,那就是“近有122、中有152、遠有310”的一整套完善直瞄支援火力體係。

這麼搞的另一個好處,就是直瞄支援火力是由近及遠、口徑逐漸增大、威力逐層遞增的,剛好非常貼合前沿突擊部隊進攻受阻、需要解決麻煩時的實際情況。

就比如說一旦進攻受阻,我就先用122搞你,122拿不下來再等待稍靠後一些的152來搞你,要是152還搞不動或者效率過低、推進緩慢,那我他媽的也不跟你法希斯廢話了,帶著你的掩體工事在310火箭彈呼嘯聲中去見德皇吧。

儘管TOS-1因為裝填時間的原因,這樣的直瞄重火力支援在短時間內隻能爆發一次。但就這一次的爆發,實際上已經能解決很多問題了,畢竟連122加152合力都拿不下來的德國佬烏龜殼陣地,那也不能是遍地都是的隨處可見不是?

隻要TOS-1是可靠的,和預想的設計功用冇有太大出入、堪可一用,那麼馬拉申科構思出的這一整套“遠中近”、“強普弱”直瞄支援火力體係就是可行的。這也是領袖師拿出全部實力,針對某一處預想中的堅固無比德軍野戰陣地展開攻堅戰時,

所全力以赴狀態下的戰鬥體係,是領袖師野戰最強形態下的一部分。

隻是唯獨有一點是老馬同誌冇意識到的......

在一般尋常紅軍部隊裡,扮演直瞄重火力支援角色的重坦122炮,到了領袖師這套新體係下,成了火力最弱的墊腳存在。而威力更加巨大、一旦出動就十有**能讓德國佬跪下喊爹的ISU-152|A,也一樣冇好到而哪兒去,直接被貶到了“普通火力”這一位置上來。

正所謂“萬般皆下品,唯有TOS-1高”,這就是咱老馬同誌最新整出來的“超級狠活兒”。

也是在馬拉申科詳細地解釋完了自己這套新思路之後,一直看著馬拉申科拿著鉛筆在草稿紙上比比劃劃、龍飛鳳舞,畫著那歪七扭八的示意圖,來更生動表達自己意思的政委同誌,總算是露出了

一抹“欣慰”的笑容。

“你說德國佬相信物理學嗎?”

“呃.....物理學?為什麼這麼問?”

馬拉申科聽了有些不解、麵帶疑惑眨眼,而政委同誌則是接著一抹微笑。

“因為剛纔這一課叫“馬拉申科的物理小課堂”,授課內容是“如何物理蒸發呐粹”。或許應該給你請幾個德國佬的高級戰俘來聽聽課,然後讓他們寫寫聽課心得,就當寫作業,再由你這個老師統一批閱。”

這算“蘇聯笑話”嗎?

可能算,也可能不算。

但總之“馬拉申科擅長物理蒸發呐粹”這個梗算是就此留下了,哪怕是到了這條時間線未來的二十一世紀都依舊“經典詠流傳”,隻不過是在互聯網上。

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就緒,領袖師現在隻是在等待一個重量級相當,值得讓領袖師拿出全部實力來如此全力以赴的對手出現。好讓TOS-1在不那麼弱雞的對手麵前,能有動動身子、一展身手的機會,不至於連出手的必要都冇有,德棍就先被122炮和152炮給打垮了。

這個機會何時會出現?

目前確實不好說。

隻是抬頭望向營帳外滿天星夜景的馬拉申科自己覺得,這樣的機會恐怕已經在向領袖師走來、行將不遠。

-考慮一下,卻冇想到對方給出的回答,完全是不假思索地咧著那絡腮鬍子滿口一笑。“冇問題,正巧我也想看看你們的戰鬥方式,看看那些呐粹的子彈和刺刀到底是怎麼繞著你走的。”這老貨確實比自己會說話、嘴巴比較能行,搓了搓鼻子咧嘴一笑的阿爾西姆緊跟著答道。“那就走吧。”跟著這一幫子清場完畢的戰鬥工兵走出樓去,背後揹著SVT-40、手裡端著短突AK的鮑裡斯,直到走出門口以後這才發現、或者說直到這時纔算注意到。這座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