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門棄婦又震懾邊關了 作品

第139章 代妻受過

    

夫妻關係並不算得恩愛,甚至有些不和。謝如墨凝望她良久,緩緩地道:“宋家的人是永不折腰的,惜惜,繼續堅韌!”他頓了頓,“成淩關一役,想必聖上也會調查,屆時將會水落石出,該要有人為此事負上全部責任的,但或許不是我們都想要的那種方式宋惜惜知道。西京人極度愛麵子,他們寧可用這樣的方式去報仇,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太子被俘虜,遭受侮辱灌屎灌尿,被去勢,獲釋之後不圖複仇反而自儘。所以,他們不會承認發生過這樣的事情...第二天,戰北望代替易昉受軍棍的事便傳遍了整個營區。

自從易昉被俘虜,關於他們倆的事在營區裡就傳遍了,也幾乎整個南疆的百姓都知道。

一開始易昉還做出不予理會的樣子,養好傷之後該做什麼便去做什麼,彷彿想用這種態度平息所有的非議。

但隨著議論的聲音越來越多,看她的眼光也越來越奇怪,她受不了便藉口傷勢還冇好全,躲了起來。

戰北望則默默地承受了一切,那些聲音不是冇傳到他的耳中,隻是他無法做出任何的迴應和解釋。

因為,他知道這件事情的背後還牽扯到成淩關戰事,牽扯到被易昉屠殺的西京百姓以及……

這些都是不能解釋,解釋也隻會讓事情越來越嚴重。

可士兵們不知道,他們隻是覺得認為易將軍不遵守軍令,私自脫離主力部隊,纔會導致被敵軍俘虜。

而且,攻城的時候,她帶人衝上來,把玄甲軍的陣法打亂,差點導致宋將軍無法破城。

因此,士兵們都冇瞧得起她,搶功,搶的手段也太臟了,導致了自食惡果,誰會可憐她?

倒是戰北望代妻受過,捱了軍棍,穩住了他麾下士兵的心。

隻不過,北冥軍和原先在南疆的將士也無一人待見他,男兒郎在戰場上浴血奮戰,大義凜然對人說的自然是護著國家護著疆土,但誰不是先以自己的小家為重?

戰北望卻在立下軍功之後以戰功請了賜婚旨意,把苦苦在家伺候他爹孃一年的妻子拋棄,但凡有血性的軍中男兒,都瞧不起他。

更何況,南疆士兵多是昔日宋元帥所領的兵,他們肯定偏心宋惜惜將軍。

直到五月初,謝如墨製定好戍邊計劃之後,留了幾位將軍帶兵鎮守於西蒙,便開始率領玄甲軍和北冥軍回朝。

至於原先從成淩關借調過來的兵馬,則返回成淩關。

靈位已經雕刻好,謝如墨特意安排了人一路護送牌位,等回京入城的時候,再由他與宋惜惜抱著進城。

京城距離南疆很遙遠,所以回京的路很漫長。

軍隊所到之處,百姓夾道歡迎。

讓南疆回家,是商國人多年的心願,終於,北冥王成功了。

北冥王是英雄,南疆戰場上的所有士兵都是英雄,但有一人例外,那就是易昉。

這位曾經名動天下的女將,因貪功害死了幾百士兵,導致連她在內十九人被俘,受儘折辱。

這些事情並非隻有軍中的人才知道,南疆許多百姓也知道,這自然是蘇蘭基安排的探子在南疆散播的,當然,這些探子後來全部被謝如墨清查出來,送回了沙國。

南疆收複之後,有很多客商到南疆去,便知道了這個訊息,所以,早在他們班師回朝之前,這訊息就已經在商國各地傳開了,傳到京城也隻是遲早的事。

一直到六月中,大軍終於抵達京城了。

皇帝率領百官在城門迎接,百姓也把城門堵得水泄不通。

城門位置安排了數十位樂師,有琵琶嗩呐以及大鼓。

謝如墨翻身落馬,手裡捧著大元帥宋懷安的牌位,宋惜惜則捧著大公子的牌位,方將軍吳將軍等人則捧著其他幾位少將軍的牌位,肅穆站立。

頃刻間,滿朝文武乃至迎接百姓紛紛落淚。

城門掛了一串很長的炮仗,在他們入城之前,皇帝下令點了炮仗。

劈劈啪啪,紅紙飄滿天,硝煙滾滾之後,意味著商國從此再無硝煙。

皇帝下了禦輦,一揚手,便聽得鼓聲一同響起,同時,十餘位樂師一同彈響了手中的琵琶。

琵琶奏響,鼓手們揚著繫了紅綢的鼓槌,跟隨著磅礴大氣的節奏敲下,嗩呐起了個婉轉的頭隨即琵琶鼓聲齊起,如千軍萬馬刀槍霍霍,如萬人呐喊衝鋒陷陣,一時,震撼人心的《將軍令》自城門一直傳到了禦街。的。她今日是備下了禮物來的,是一隻聯珠紋金手鐲。她命人把盒子打開,遞呈給宋惜惜,而且還起身去要給宋惜惜戴上。這手鐲嵌了紅藍寶石,共有六顆,奪目璀璨,瞧著便甚是名貴,不是外頭隨便能買的,比起宮裡的工藝也差不到哪裡去。宋惜惜連忙站起來推卻,“不可,這太貴重了,萬萬不可的“宋姑娘!”老夫人握住她的手,神情十分鄭重,“請你務必收下,這手鐲原本也不該屬於我,而是屬於你們宋家的宋惜惜一怔,“屬於我們宋家的?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