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無疆軒轅靖 作品

第1235章 才氣驚席間

    

有些遠,看不真切。“走。”顧南鳶拉著趙無疆的衣袖,踏入竹林。“不走台階?”顧南鳶美眸中湧上一抹雀躍:“不走。”她拉著趙無疆踏入竹林。竹林茂密,深秋近卻不見枯黃,大竹根根粗壯延伸向天際,隻露出零星的天光。趙無疆與顧南鳶踩著堆積的落葉,腳下傳來簌簌的聲音。顧南鳶開始隻是拉扯著趙無疆的衣袖,隨後纖纖玉手不由自主地與趙無疆的大手相握,在竹林間東彎西拐地穿梭。一盞茶後,兩人麵前的竹林似乎冇有儘頭,眼前出現濃...冬雪落滿殿外的石階,伴隨著呼嘯寒冷的風。

大殿內卻是一片火熱。

火熱的賓客私語聲,火熱的眸光注視著太傅顏靈玉。

胤王讓顏老評鑒一番方纔的詩詞,他們已經迫不及待聽到顏老的評鑒了。

對於他們來說,胤王接連所作之詩,簡直太過驚豔,太過驚世駭俗,撲麵而來的都是滾滾無雙才氣。

但他們隻能在心裡驚歎,隻能在心裡回味這份才氣,不敢過多表現出來。

原因無他,在座幾乎都是太子一脈的朝臣和皇室宗親,誰敢直接發表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?

如今這個局麵,誰敢說實話,誰就要遭殃。

但是太傅顏靈玉不同。

顏靈玉如今其實已經是告老還鄉的身份,就算作出的評鑒偏向了胤王,太子還能記恨,還能秋後算賬不成?

何況顏靈玉還擔任過祭酒的身份,更是詩詞大家,他的評價,往往是最準確的。

所以無論顏靈玉最後作出什麼樣的評價,他們其他人,隻需要跟著評價采取一些言行就好了。

坐在主位上的顏靈玉眸光幽深,他如何不懂這些賓客們炙熱期許的目光

趨利避害罷了。

可他這個將要入土的老者,是不能如同這些趨利避害的朝臣一樣,去害怕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。

他這般歲數了,還能擔憂太子害他不成?

這些胤王作出來的詩詞,驚豔程度,是他顏靈玉活了這麼多年,第一次遇見。

而胤王這幾首詩詞所展現出來的才氣,也許唯有大周仙朝曆史中數千年前那個才情鼎盛的時期,纔有詩詞能夠比肩吧。

胤王讓他評鑒。

他可以昧著良心,違背自己的文人風骨,去批評一通,去挑刺嗎?

他不能。

詩詞,歌謠的好壞,哪怕門外漢不懂,說不出來哪裡好哪裡壞,心中都是有直觀真切的感受的。

就如今日胤王作的詩篇,誰都聽得出來,是好詩。

那麼他顏靈玉一旦否認,一旦去批評挑刺,便是有失風範,便是晚節不保。

倒不如如實評價。

就算他的評價,是將這場胤王和太子的才氣高低,作出最後的判決,蓋棺定論,又如何?

詩詞才氣,不是朝局,太子輸了,就輸了吧。

又何妨?胤王隻是才氣上勝過太子一頭,僅此而已。

顏靈玉白鬚白眉微微顫動,他很快心中就想得通透了幾分。

他溫和一笑,臉上依舊是慈祥的笑意:

“胤王殿下這幾首詩,老朽有些拙見...

......”

顏靈玉開始評價起了這些詩詞,愈說,語氣中的感慨就愈盛。

什麼才氣驚世俗,什麼氣象不凡,狂放豪縱。

什麼生平僅見,後生可畏。

屋外風雪簌簌,屋內的顏靈玉滿懷感慨,彷彿得見夢中的大周盛世。

賓客們聽得有些如癡如醉,顏老話裡話外,都是對胤王才氣毫不避諱的讚賞。

有顏老的評價在前,他們也不再竊竊私語,而是議論聲頓起,各自表達對這是詩詞的看法。

有人歎“江湖夜雨十年燈”,是多麼美又多麼寂寞的意境,彷彿是一副畫卷鋪開在他的麵前。

有人唱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”,是多麼婉約又細膩的女兒情。

有人感慨於“高堂明鏡悲白髮,朝如青絲暮成雪”,逐漸無聲。

有人感悟於“與爾同銷萬古愁”,認為縱使世間愁緒紛擾,也要有一顆豪縱的心。

有人震撼於“春來我不先開口,哪個蟲兒敢作聲”,直觀感受到了胤王的霸氣。

有人醉倒在了“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裡路雲和月”,喃喃低語,酒眼迷離。我在蓮心等你,也許你看到我,你會記起很多東西,會知道答案。”女聲消失了,趙無疆腦海微微嗡鳴,神誌與腦海思緒重新變得清明。他有許多想問,但這溫婉女聲總是不經意突然出現,冇有規律。如今又告訴他在蓮心相遇。他十分不解,明明許多事情可以一次講清楚,為何要這樣“故弄玄虛”?難道有什麼禁忌?所以不可直言?趙無疆眸光逐漸堅定起來,無論如何,他得按照自己的節奏走。若是按照他人賦予的節奏,最後隻會身陷囹圄。————...